很多時候,我們可能會碰到這樣的問題:能連上WiFi,但死活就是上不了網。檢查一圈,有時能找到原因,有時死活找不到。
原因有很多,具體來分析的話,大概有幾類:1)網絡有問題,比如撥號失??;2)路由器壞了,比如雷擊燒壞;3)路由設置出現偏差,比如設置了AP隔離(這點雷鋒網之前曾報道過,防蹭網用);4)距離太遠,信號強度不夠。
1、2、3點比較好理解,第4點卻不是那么明白。當距離太遠時,路由和手機究竟是怎樣一種連接狀態?不是連上了么,怎么就沒法上網?雷鋒網請教了數位業內專家來解答這個疑問。
通常來說,WiFi上網的體驗除了受帶寬影響外,還取決于兩端硬件——路由和終端的無線性能。路由要能把信號發的遠遠的,還能把更遠地方的信號收回來,準確說法就是信號的發射和接收能力。手機終端亦是如是。
當距離越遠,無線需要耗費更多的性能,因此速率就會變低。例如2.4GHz的無線路由,最近時是802.11 n的150Mbps滿血速率,遠些可能就變成802.11 g的54Mbps速率,更遠則更低,最低是802.11的2Mbps。